爱尔兰

圣卢西亚

马耳他

菲律宾

葡萄牙

希腊

几内亚比绍

土耳其

加拿大

澳大利亚

马来西亚

德国

西班牙

瓦努阿图

塞浦路斯

美国

移民加拿大是明智的选择吗?个人经历分享

2021-10-31

对于中国人来说,每一件能够影响整个生活的大事,掰手指一数就是出生、高考、工作、结婚、退休等几个转折点,每一个转折点都会对人们下一阶段的特殊三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张单子上,有一群人已经填了另一项人生大事,那就是出国移民,很多移徙者朋友在不再年轻的年龄将自己和家庭置于一个新的起跑线前,开始了一个全新的人生旅程。特别是接近中年的移民们,不出所料理应日复一日地在公司与家之间反复的重复下渐渐老去,多了稳重与平和,却少了一些挑战与变化。

面对新的环境,人的思维方式会主动或被动地改变,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又有哪些共同的变化?

加拿大移民生活

对金钱的概念开始转变了

不知这是否是华人特有的习惯,即所有人都喜欢存钱,在辛辛苦苦地看着账户的数字有所增加后,心里便会感到安稳。上、下5000年,太平盛世太少,战乱饥荒如此严重,人们本能地需要一些储蓄以备急用。

即使今天,日子比从前安稳、富裕得多,这一习惯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与世界各国人民相比,我们的存款率始终遥遥领先,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报告,中国的存款率高达47%,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国家的存款率仅为26%,美国为18%。

人们对用钱的态度是很保守的,比如买房,人们往往是凑够了远高于首付的存款后,才敢有心思去买房子,在买房后就会觉得买房是个很保守的事情。

移居加拿大后对金钱的感觉会有两个明显的阶段,在刚到加拿大的日子里,存款账户数字的变化尤其值得注意,因为收入来源不明,每天只要不外流,人们就会特别注意手头的钱,每一笔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在最倚重以前,这短暂的时间是积攒的财富。

以后工作渐渐有了,生活安定下来,就会发现在加拿大想存钱是特别困难的一件事,干脆也不在乎帐户中有没有钱。

不管是年入五万人,还是每年十万人,几乎没有闲钱可以存,因为加拿大人的收入水平不同,对应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年进五万人的时候也许会开车到市郊公园去一次BBQ就是为自己和家人安排的假期,一年入十万就会想到可以订个旅馆房间到远一点的地方来看世界,工资再高一点可以考虑到墨西哥住一个星期,也算对自己一年的辛苦付出。

没有钱的时候房顶瓦片被风吹走了,还睁一只眼闭一眼凑在一起,钱一多就会考虑屋顶该维修一下换新防水瓦,赚了再多一点就会考虑是否要换成更好的砖屋顶这样更耐用,更划算,这么一年过去也同样是不了了之。

即使是这样,我的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医疗完全有保障,不管是大病小病都不用担心没钱而被人抛弃,退休依赖于养老金也能衣食无忧,加拿大人储蓄的唯一用处就是消费和娱乐,都是自食其力,是日积月累还是积攒一次就没有实质差别,这也怪不得为什么来到加拿大以后,对存款不再那么敏感,哪管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手头有足够的钱来付账。

加拿大移民项目

承认发达世界的落后

不像过去一直以来国人对西方发达国家生活方式的崇敬,今天的中国生活真的真的很方便,无论是网购后的快递服务还是手机支付都不愧为世界一流的,不管是交费、订餐叫车或看场预订,都可在家中进行手部操作。

想起来前面有个欧洲集团总部的大腕来到办公室拜访大家,闲聊时他谈到了自己最近一次来中国的见闻,这个话匣子一打开就无法收起,不管是城市建筑、高铁轻轨,都与西方印象大不相同,特别是微信的普及率之高、功能之强让他感到震惊,一直说下去其实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落后了,真没想到这个过去一直不被认为与现代技术有什么关系的国家,能够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互联网服务就发展得那么快。

与之相反的是,像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少的变化,比如今天还会有人挨家挨户地推销一些产品,这种传统的销售方式在中国早已绝迹。

各种各样的帐单和宣传册虽然也能在网上找到,但是人们还是每周去打开自己的信箱查收信函,许多政府部门的通告和企业宣传册都用信函寄到了各家各户,邮政业务仍然很火爆,人们会排队寄包裹,看到这一幕的新移民们会产生一种回到过去的错觉。

这儿的快递员也慢得出奇,国内那种实时追踪快递服务并不存在,就算是国内邮包到达您所在的城市后,您也可能根本无法接收,邮政工作人员喜欢罢工,门前随便丢的邮包可能被偷了,即使他们不愿意到你家送信,也会找理由将其退回寄件人,不管怎样,工会也在背后支持,不要担心出什么差错会丢掉工作。

这儿的公共交通设施和国内相比也比较落后,简单的地铁加条延长线一群老头子谈了十多年还在争论,老式的硬件常常让地铁罢工,只有地铁之间的大巴才能通行,对于像多伦多这样的国际都市来说,真是难堪。

而市政管理人员的思维有时也很怪异,明明交通已经拥挤不堪,又要规划将公交专线花大价钱修在马路正中间,不仅不会改善交通,反而会让本就拥挤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窄,完全不可理解!

假如你周末都不在家做饭,想着网上点菜,但菜单的选择非常有限,你只能在老式的如汉堡、比萨饼、薯条、炸鸡中选个菜,常常想到那种一成不变的口味后就会放弃外卖,而把自己逼到一边了。

移徙者来到加拿大后,也就渐渐适应了慢节奏的社会节奏和不那么现代的生活方式,每次回家都觉得像是久居深山的老农民,进入大都会CBD的感觉里,处处新奇,让自己越来越像个土老帽。

加拿大移民项目

不要太在意外在的事物

70后,出生在80后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回忆,每天早上大人上班前都会边忙边准备早餐边听新闻广播,每晚,一家人边吃晚餐边观看新闻节目,大家都会关注这个热点话题,而谈论的通常也是最近一则热门新闻。

这样的气氛直到当年的小孩都长大成人,也一直在延续,公众的注意力总是随着媒体报道的引导而转移。来到加拿大之后,人们发现,人们更多地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似乎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大事不感兴趣。

当我们在家的时候,我们每天都听新闻和报道,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事,对中东冲突、北约扩张、英国退欧等事。而加拿大人则更关注的是那些与自己兴趣密切相关的东西,如冰球比赛、黑五促销、独家露营等,国际上除了美国和英国的消息他们还算注意些,这也不无道理,因为美国总统大选和英皇室绯闻这些闲话,世界上其它地方发生的事都不会引起他们太多的兴趣。

起先,我以为加拿大人会对一些亚洲大国,例如中国日本,有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识,后来才发现,大多数加拿大人并不能区分这些亚洲国家,甚至连加拿大总理都说他们喜欢的中国菜是寿司,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许多人不知道朝鲜半岛有南北二国,不知道日本人和中国人讲的是两种语言,也不清楚泰国菜与中餐之间的差别,能够说出中国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就算是非常有国际视野的人物了。

同事们惊奇地发现,我竟然看不懂韩国同事的韩语邮件,在她的观念中,亚洲人既然长得一模一样,那么语言和文化自然也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比如英国人、加拿大人、美国人。一开始,他们觉得自己有些无知甚至可笑。

久而久之,发觉自己也渐渐变得和他们一样对加拿大以外的事物缺乏兴趣,毕竟人类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世上最实际的就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在一些额外的能量上,如果能做志愿者,为粮食银行捐一些钱,或与家人出去度假,这些都比花时间在国外的一些大事上更有意义。

不管怎样,自建国之初,这片土地上既无战事纷争,也无内部动荡,无论外界风云变幻,加拿大人都可以选择独善其身,乐享生活。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宁愿听音乐和交通广播而不看新闻频道。

加拿大购房移民

人际关系顺心

几千年来,华夏大地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在江湖打拼靠的是面子和关系,若没有这两样作为前提,就要处处碰壁,多走弯路。到国外之前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找人托关系,不管是看医生、上学、学驾驶执照还是提取公积金、找工作、买房子,总觉得如果没有事先打好招呼就去做,心里特别没有底,只是因为找到了有关系的人才才会更重要。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社交网络编制和运营的越大越好,最好有教育系统的朋友、医疗系统的朋友、公务员的朋友,总而言之,可以使用的人是更多的交友越好,然后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来小心地维持这个朋友圈。

但是毕竟人情是建立在双方互惠基础上的,欠人情总会让人心神不宁,记下欠人家的东西总是要归还的,假如自己事事本来就多当口,又有许多人因某些事找你帮忙你又不好意思回绝,那也是心烦意乱,久而久之会感觉到无形的压力真的会让人心烦意乱。

最终自己也常常弄不清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暂时的利益盟友。

来加拿大的事比较简单,社会运行是由规则驱动的,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身份去办事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什么面子,排好队的人都要排队,交钱就交钱,到了年结的最大人情,也不过是一张贺卡,一瓶红酒或者一束鲜花,不必担心维护成本的压力。

这时,你会很容易看出谁是因为与你志趣相投而结为朋友,谁是暂时地迫于利益而与你暂时交往的,每个人都不必藏着藏着,喜欢多在一起聚会的人,大家都不会藏着,喜欢就多在一起聚会聊聊,不喜欢就断绝关系。

人们也更加清楚,以前有些旧的交情注定这一生只能陪你一起走这么一段路,那时过世,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如只是留在身边。移居加拿大之后,感情就像刘德华在笨蛋孩子那首歌里唱的那样,“朋友不必去浇灌,花自然会开!”